114中文网 > 我在大宋二三事 > 第二十章 追根溯源

第二十章 追根溯源


  方承志刚到家就被三娘嘘寒问暖,还送上亲手煮的醒酒汤,准备好了热水让他洗浴,方承志十分享受这一切。

  躺在浴桶里闭目养神,今天酒席上其他人都很活跃,自己却始终不能真正的融入他们,好似有什么隔阂始终隔离他们。

  方承志知道这不是别人的错,是自己揣着戒心或者对他们不认同造成的,他静下心来问自己:

  “为什么会这样?”

  方承志万事喜欢追根溯源,出了事情分析原因,现在自己有问题,那就要仔细分析到底是什么让自己不能融入这个世界?

  他首先想到的就是文化不同,他接受的文化体系跟宋朝虽然同源,但却有着天差地别,更何况接受的教育也截然不同。

  之后就是他对宋朝的认识和痛恨,看看汴京城烈火烹油、极尽享受,士大夫们只想着偏据一偶,没有任何进取之心。

  如此繁盛的文化,如此富有的经济,竟然被野蛮人打的叫爸爸,方承志从心底里看不起宋朝,更看不起这些士大夫。

  方承志深究原因,发现自己心底竟然如此高傲,让他诧然,想想宋朝这些士大夫做的事情就让人吐血骂娘。

  西北军打下来的土地他们竟然还要再还给人家,说什么穷乡僻壤引起纷争,他们不知道失去了那些土地在战略上是多么大的损失。

  可惜他们只顾争权夺利的党争,只顾自己的享受,至于其他的在他们看来不值一提,大不了就是给辽、夏送钱呗。

  可以说宋朝这些士大夫除了寥寥几人,没有一个好东西,这其中就包括了赫赫有名的名臣贤相。

  让方承志钦佩的王安石,也是一个不懂政治的君子,这种性格的人要是能变法成功那才是有鬼呢,看看商鞅怎么变法的?

  谁不服就无情的打击,连秦孝公的大哥都割鼻子,变法是比战争更加残酷的斗争,王安石呢?

  真的以为变法是请客吃饭、吟诗作对呢?

  天真。

  还有就是皇帝对王安石也没有绝对的支持,皇帝想要用司马光平衡王安石的权利,王安石罢免两个小太监、小御史还要和皇帝激烈争吵,神宗皇帝比起秦孝公差的不是一星半点。

  从各个方面来说,王安石变法都不可能成功,最根本的是他没有形成自己的利益集团,势单力薄斗不过旧势力。

  就连商鞅变法也是军功授爵,耕战并进,笼络了所有的底层百姓,秦国那些贵族敢废除新法吗?

  就连秦王也不敢,你敢废除新法,老百姓就废除你。

  可惜,操蛋的是自己的身份竟然天生就是和王安石对着干的,你说气人不?

  就这么一个真心为国的人,还是自己的敌人。

  “官人,怎么了,水都凉了,是不是睡着了。”

  三娘唤醒了他,方承志露出笑容,在浴桶里站起来,三娘红着脸给他擦拭水珠。

  “官人,累了就休息吧,别受凉了。”

  想通原因的方承志好似脱去了一层枷锁,觉得自己轻松了许多,找到了原因,那自己只有对症下药,去解决就好了。

  “官人,天亮了,起床吧。”

  “不管它,睡觉就睡到自然醒,让我再睡一会儿!”

  “官人,日上三竿了,你不是说今天大相国寺讲学么?”

  方承志睁开眼活动了下有些发酸的身体,这身体太弱了,虽然和三娘日日大战也不能这么虚吧?

  要知道这具身体才18岁,正是精力旺盛的年级,看来之前透支的太多了,方仲永毒打、方承志苦读多方面原因,让身体有些虚弱,为了不英年早逝,必须要强身健体。

  美美的吃了一段香艳早餐,双腿发软的上了马车,赶着去大相国寺参加讲学辩论,通过昨天的事情他知道自己不能太低调,想要改变华夏的命运必须争分夺秒。

  不论任何时代,做事最重要的是什么?

  人才,志同道合的人才。

  王安石为什么失败?

  他就缺少人才,新政推行的太急了,没有足够的人才去实施,你让旧势力去实施你的新政策,那不是给自己身上倒屎吗?

  所以这一次大相国寺讲学,他必须要争,发出自己的声音,宣扬自己的理念,然后筛选一批志同道合的年轻人加以培养,为之后做准备。

  要说当今天下最害人的是什么?

  将无数宰相大员拉下马的是什么?

  将王安石变法硬生生打断,让王安石罢相的是什么?

  就是前世所有人都觉得非常可笑的‘天人感应’就是董仲舒提出的理念,这个天人感应不知害了多少人。

  每一个中国人看到历史上那些非常可笑的故事都会非常气愤,古人都是傻逼吗?怎么会想象这种鬼话?

  可,这就是现实,自从独尊儒术之后中国人的思想就被扼杀了,春秋战国的辉煌思想再也没有在这片热土上重新。

  北宋,是春秋战国之后,思想文化方面比较繁荣的时代,若是能够持续下去,也许会诞生不同的思想。

  可惜......

  想要打破天人感应绝不是那么容易的,延续上千年的东西,尤其是统治阶层的愚弄百姓的手段,怎么可能那么容易废除?

  他要的就是在天人感应的漏洞上撕开一条口子,给人们心底种上一粒怀疑的种子。

  随着他不断地传播,再加上时间的推移,他相信天人感应这种无耻的东西一定会被丢进历史的垃圾堆。

  “姑爷,大相国寺到了,人太多马车进不去。”

  方承志撩开帘子,此时大相国寺门口御街前的大广场上围满了人,都听说今天新科进士要讲学,汴京爱看热闹的都来了。

  “你们回去吧,不用等我。”

  方承志围绕人群走了一圈,急的挠头,根本没有缝隙让他挤进去,他也尝试过挤一挤,差点把他挤得翻白眼。

  “汴京人太热情了。”

  “方兄,你怎么才来?”

  正在他茫然无措的时候,有人发现了围绕人群打转的方承志,循声望去,正是苏轼兄弟俩,还有一个老头正在打量自己。

  “苏兄你也在啊,我昨夜酒醉,早上睡过头了,这位是?”

  苏轼拉着方承志的胳膊,对于方承志如此坦然心中欣喜,觉得他跟自己一样洒脱的人,介绍道:

  “这是家父。”

  方承志连忙行礼,苏洵这时候已经非常有名了,号称老泉,能教出两个这么优秀的儿子也绝非平常人。

  “学生见过老泉先生。”


  (https://www.114wxw.cc/book/46083/520420587.html)


1秒记住114中文:www.114wx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114wx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