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4中文网 > 回到红火岁月做俗人 > 第220章 219报告

第220章 219报告


第220章  219报告

        唐植桐大概能猜到妹妹为何这么激动,长这么大,从来没受到过这种程度的重视……

        哭出来也好,解开心结,拥抱新生活。

        当然,性格方面还有欠缺,这不是一朝一夕能改变的。

        下午唐植桐就在车位扶着,让凤珍学车,跟王静莹同样待遇。

        与王静莹相比,凤珍学的很慢。

        自行车多贵啊,凤珍从小到大从来没有收到过这么贵重的礼物,因为格外珍惜,越珍惜反而越放不开,这可就苦了唐植桐喽……

        一辆自行车,在椿树胡同没有溅起水花,在铁辘轱把这边却引来来很多羡慕的目光。

        星期天的缘故,很多人都在家休息,下午时分就聚在水房附近讨论水费收费方式的问题,你一言我一句,气氛很热烈。

        “瞧瞧,瞧瞧,这一家都三辆自行车了,过得这么殷实也不知道救济一下街坊。”刘张氏看到学车的兄妹俩,在人群中阴阳怪气道。

        “可得了吧,刘张氏,人家凭什么救济你啊?你家又不穷,再说,前两年唐家困难的时候,也没见伱伸过援手。”唐家人员不坏,只是不跟所有人交好,有街坊不过眼,出来讥讽刘张氏。

        “你站哪边的?他家这么富,都快成资本家了?”刘张氏这下不愿意了,直接扯起了大旗。

        “你可拉倒吧,人家俩正式工赚工资,生活富裕很正常。资本家?合着你是没见过以前老万家过得什么日子啊?这才哪到哪?再说,你是富农出身,也没人说要给你上纲上线的。”多少年的邻居,大家都知根知底,唐家低调,刘家蛮横不讲理,逮住机会嘲讽的不在少数。

        “好了,好了,都少说两句。现在讨论水费的事呢。”老吕站出来做和事老。

        “我支持按票收费,用多少水买多少票,不用不交钱,这样才公平。”一个不怎么在家的街坊说道。

        “我支持维持现状,改来改去多麻烦,还给朱大爷增加工作量。”这是家里人口多,用水多的街坊说的。

        ……

        一时间,说啥的都有,各抒己见,但都是站在自己的角度,尽可能的对自己有利。

        “桉子,关于水费,你怎么看?”教累了,唐植桐让凤珍推着自行车回家,明儿再学,没想到在回家的路上被朱大爷喊住了。

        “什么水费?”唐植桐装傻,一副不明所以的表情,问道。

        “哦,是这么回事……”朱大爷默契的给唐植桐大概说了一遍。

        “那我肯定选按票计费啊,省的有些人惦记我家那几颗菜。丢不丢份?今儿能惦记我家的菜,明儿就能惦记其他家的粮食,说不准再过阵子还惦记其他住户的钱呢!”朱大爷给面子,唐植桐也很配合,选择一个对朱大爷最有力的,同时还不忘阴阳怪气挖苦一番刘张氏。

        刘张氏那叫一个气哦,下垂三尺的胸脯子都快炸了,但她知道唐植桐这小子是真没把老吕放眼里,也是真敢动手,出了大院有气也只能憋着。

        “得嘞,那我再征求下其他住户的意见。”朱大爷很满意唐植桐的态度,懂事。

        “好嘞,回见。”唐植桐跟朱大爷和几位相熟的街坊点头打招呼,领着妹妹回家,至于老吕和刘张氏?连眼皮都懒得抬一下,什么玩意!

        天热也不全然是坏处,起码家里的油桶制热效果良好,晚上洗澡都不带加热水的。

        看在唐植桐今儿累一天的份上,小王同学赏了他二两酒。

        普通白酒。

        昨晚讨论诗词有点过于激烈,金樽都包浆了,得休息一下……

        王静文和单位同事约定的是星期一让唐植桐去北图传授咸菜制作方法。

        星期一一早,唐植桐和王静文骑上车一同前往北图。

        其实唐植桐可以晚一会过来,毕竟上班时间不适合做这项互动,但唐植桐打算体验一下北图的环境,看看书,顺带画画图纸,坚果钳子的图纸。

        去办公室跟姜烨打了个招呼,唐植桐跟王静文拿了几张信纸、一只铅笔,凭工作证来到了阅览室,随便借了一本书,坐在椅子上回忆着之前见过的钳子样式。

        得益于物质生活极大丰富,唐植桐见过坚果钳样式,什么坩埚样、带弹簧的等等,唐植桐试着将记忆中的钳子都画了出来,但美术功底不过关,画的有些惨不忍睹,但大概的模样还是有的。

        <div  class="contentadv">        午饭是王静文自带的,连食堂都没去,俩人就在王静文的办公室凑合了一顿。

        “喝杯水,咱去会场。”吃完饭,王静文将餐具收拾起来,又给唐植桐倒了一杯水。

        “什么会场?”水是温的,唐植桐一气灌下去,还不忘漱漱口。

        “做咸菜呀,姜姐给联系了个闲置的报告厅。”此时,王静文才告诉唐植桐,脸上一脸俏皮,期待着自家男人的反应。

        “嚯,你们这阵仗搞的够大的。以后我能不能说自己在北图开过专场?”这阵仗确实出乎唐植桐的意料,人家给予尊重,拒绝也不合适。

        “够你吹一阵子的了。我想帮你拒绝来着,大家都不同意,说闲着也是闲着,都同意借用一下。”王静文同样是个低调的人,但也不好违背众意。

        “成,那就去吧,我正好开开眼。”这次不对外,唐植桐倒也没什么好担心的,欣然接受。

        报告厅是小号的那种,台上摆着一套灶具,还有若干调料、食材,一会的功夫前排就坐满了人。

        唐植桐不怯场,一边操作,一边给王静文的诸位同事讲解了炒咸菜丝、腌制黄瓜的做法。

        之所以选黄瓜,是因为时下正大量上市,这玩意水分大,一般用来凉拌,炒菜吃差点意思,腌一下味道更棒。

        黄瓜不去皮切长条,加两勺盐抓匀杀下水分,大概30分钟黄瓜条明显变软后沥干。

        热锅加油,倒入蒜片、干辣椒、花椒、桂皮、八角炒香后关火(不吃辣的可不放辣椒)。

        将炸好的油和小料全部倒入黄瓜条,酱油、醋、糖按照4:2:1的比例拌匀到在里面,放置一晚即可食用(书友想试试的话,可倒入适量蚝油、鸡精,鲜辣椒根据个人口味添加,盖上保鲜膜,放入冰箱冷藏一晚,口味更佳)。

        咸菜丝的做法前文有讲到过,就不再水字了。

        灶具原料都是北图食堂提供的,在唐植桐示范完成后,食堂厨师上台表示了感谢,并让在座的诸位明儿中午尝尝腌黄瓜的味道。

        一场特殊的报告会就这么结束了,有掌声,没有鲜花。

        在出会场的时候,众人三三两两,有聊咸菜的,有聊时事的。

        唐植桐也不能掩起耳朵里啊,顺耳听了几句,其中有人提到了“使用增量法”,并对此发表了看法,抨击上面不顾科学事实,瞎他么宣传。

        这个法,唐植桐是知道的。

        唐植桐上个月去安东在本地报纸上看到过一则报道,某县三台子副业生产队创造了“苞米食用增量法”,玉米面历经先蒸、后磨、再煮等工序,产出的成品粮大大增加,受到了上级的肯定,并批转各级单位,要求试验粮食增量法。

        当然,这股风没有大范围刮起来,真正流行还得再等等……

        唐植桐心想这特娘是能说的?这么下去不被整才怪。

        有些事,说小百姓没事,但不能攀扯、抨击。

        比如某网红劝大家“别发大财”,本意可能有“能力越大、责任越大”的意思,得负责更多人的吃喝拉撒,这些人背后也都有家庭,容不得闪失。

        然而网络不缺曲解的人,就被说成“自己发财不让别人发财”、“闷身发大财别声张”之类的不同看法。

        不过,这事大概率是会风平浪静的,道歉就算此次“言论不当”的天花板了。

        其实很多人都错误带入了,他一句话就能挡了别人的发财路?明显是想多了嘛,他又不能言出法随。

        所以说呢,无论何时何地,低调、管住嘴、谨言慎行,才是生存之道。

        双倍期间,继续求票~~~


  (https://www.114wxw.cc/book/50175201/114843423.html)


1秒记住114中文:www.114wx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114wx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