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4中文网 > 娘娘,快更新啊(清穿) > 169.明达的亲事

169.明达的亲事


康熙五十三年的十一月底,  发生了清宫迷们耳熟能详的“毙鹰事件”。

        皇帝前往热河巡视时,诸皇子陪同,  八阿哥因为生母良妃三周年祭日,告假去陵墓祭奠了。

        为了弥补没有随侍身边的愧疚,以及便于皇阿玛在巡视途中打猎,胤禩派人给康熙送来了礼物——两只敏锐神气的海东青。

        本来这极为珍贵的礼物,  或许能够成为父子关系破冰的关键,  结果康熙掀开笼子,  看到的却是两只死鹰。

        胤禛在向清璇描述的时候,都心有余悸地说道:“你不知道皇阿玛当时有多生气,当即就宣布与老八的父子关系一刀两断。还把其他兄弟都叫来,  狠狠骂了老八一通。”1

        古代尤重孝道,  长辈的评价十分重要,当初康熙随口的一句“喜怒不定”,  就让胤禛惶恐不安,  自此成了冰山脸。

        康熙对胤禩如此狠心的决定,  基本上斩断了其对皇位的肖想,  八爷党最近陷入了混乱,  正在解构转型。

        众人隐隐有将十四阿哥拱立为新的领导者的意味,胤禩听闻皇父的口谕后,  大病一场,至今没有好转,  暂时也管不了那么多了。

        不过,  与历史上不同的是,  胤禩和郭络罗氏不再是夫妻两个抱头痛哭这么惨了。

        八福晋有了生活的另一个重心,儿子弘晏2是她的心肝宝贝,因此她不再偏执,也不会孤注一掷。

        “晏”有迟的意思,这个名字意为迟来的珍宝,卉心在向清璇解释时,眼睛里溢满了温柔和疼爱。

        恍惚间,清璇竟觉得这温婉似水的年轻母亲,与那张扬跋扈的八福晋,简直就像是两个人。

        人有了在意的珍宝,心中就有了牵挂,所以清璇觉得八爷不一定会如历史上那般行事了。

        面对这桩后世一直疑惑不解的清史谜案,清璇自然也是有好奇心的。

        “王爷,你觉得这海东青是怎么回事?应该不会有人敢故意挑衅皇上吧?”

        清璇思来想去,觉得不可能是八爷自己有意将死掉的海东青献给康熙,至于究竟是谁做的,以她的小脑袋瓜子实在是想不明白。

        胤禛摇摇头,“你觉得我就一定清楚吗?你只要记住,献这样的活物给皇阿玛,中间经过重重转手,哪里出了问题都是致命的。如今八弟犯了皇阿玛的忌讳,也是他自己思虑不周,叫人钻了空子。”

        清璇确实心中一惊,古人的一些封建迷信的想法,她之前确实没有考虑太多。

        自从八爷献上毙鹰的事情传播开来之后,即使以他从前“八贤王”的美誉似乎也扛不住士人们的诋毁、谩骂了。

        虽然不少人觉得是有人陷害,但是剩下的人都觉得此等行为是诅咒君父、不忠不孝。

        由此,康熙空前的震怒也就变得可以理解了。

        清璇点点头,“妾身知道了,定会警惕此类事件。”

        说实在的,她从前大大咧咧地送什么护肤品、新点心给太后娘娘和德妃娘娘享用。

        幸好没有人从中作梗,不然,若是生了什么事端,自己如何立身于世,恐怕四爷都护不住她。

        因此,她不敢再多问,也是诚心感激胤禛的提醒,实在是八爷的这个例子太惨烈了。

        清璇其他的历史不一定记得,不过胤禩似乎自此后就真的不为康熙待见了。

        再想想从前胤禔被告魇咒太子3,被囚禁至今天,余生恐怕都不得自由,清璇不由得汗毛直竖。

        其实,胤禛保留了一部分想法,没有告诉清璇,否则她会更加大吃一惊。

        朝臣有人怀疑是十四搞得鬼,想要将老八弄下去,自己当大王,也有人怀疑是自己或是三哥。

        可是,通过手底下在宫里的钉子传来的蛛丝马迹,以及一种隐隐的直觉,胤禛却觉得皇阿玛并不是表面上那么一无所知、备受打击。

        即使不是他直接出手,恐怕也在背后推波助澜了,4天家父子,恐怖如斯!

        上回皇阿玛令朝臣选储君,百官保举胤禩,5定是犯了大忌,令从前宠爱八弟的皇阿玛都不惜借此事,让其不得翻身。

        即便如此,胤禛更不愿意将自己的猜测告诉清璇,他心知侧福晋重感情、爱家人,不擅权谋,若是知道这样的事,恐怕会大受打击。

        从前,皇阿玛只是站在高处,冷眼瞧着他们这些儿子争斗,全不复儿时的慈爱宽容,偶尔出手制衡,以免某个坐大,如今竟是坐不住了。

        这样也好,胤禛善弈,深知当局者迷,如今皇阿玛也入了局,或许并不是坏事,这出大戏是愈加好看了!

        【慈宁宫】

        自槿儿出嫁后,清璇被太后宣召的频率就大大降低了,如今乍然来到太后寝宫还颇为疑惑,不知太后娘娘召她来有何事。

        “老四家的,你来的正好,哀家和德妃一起给齐布琛挑了个好婆家,不知道你这个当额娘的意下如何?”

        这么多年过去了,老太太也不比当年了,精巧的鬓角也有了丝丝银发,笑起来还是那么慈祥。

        她凑上前去,嬷嬷递来一张黄宣纸条,上面用蝇头小楷细细写了男方的家世、身高长相和品性。

        “刚才张嬷嬷念给哀家听了,虽然是个汉军旗的,不过也是个才子,不知道你觉得如何。”

        太后娘娘不识汉字,身边的张嬷嬷就负责为其念信,可见这条子是德妃娘娘送来的。

        清璇低头定睛看着这张小纸条,这平平无奇的几行字就决定着女儿的终身幸福,不敢不重视。

        韩亭之,新科探花郎,在翰林院任编修6,其父是大学士韩峰,常于南书房行走,多受康熙倚重。7

        韩家是汉军旗里的新贵,也是极为清贵的一支,一家子都是才气无双的大才子。

        就品性方面,弱冠之年,致力于念书学习,不曾有过侍妾之流,清正爽直。

        唯一的缺点就是比齐布琛大了好几岁,虽然探花郎是有名的小神童,二十岁就考上了一甲进士8,不过还是大了四岁。

        这一点岁数差距在古人眼里并不算什么,韩亭之可以算上是芝兰玉树、东床快婿了。

        一转眼,槿儿已经出嫁三年,齐布琛年方二八,也是不能再拖了。

        若不是德妃娘娘疼爱,又有槿儿时常来信请求太后为妹妹选个合心意的好人家,如何会留到今天还没定亲,

        按照康熙和太后一贯的指婚标准,皇家格格们不是抚蒙就是嫁给满洲贵族,罕有嫁给汉军旗的人家的。

        这里面胤禛、槿儿、德妃、太后出了多少力自然是不言而喻了。

        清璇抬起头的时候已然是热泪盈眶,她用袖口擦了擦泪,高兴地说:“妾身当然满意,多谢太后娘娘成全。”

        在清朝,让齐布琛自己挑选个如意郎君根本不现实,太后给的选项已经是可选范围内最适合她的了。

        清璇必须也真的很承这份情,剩下的就得靠明达自己去经营了,能争取的已经都做了。

        太后笑骂道:“瞧瞧,还没定亲呢,当额娘的就先掉猫尿了。其实依哀家看,满洲多的是好男儿,不过韩家的儿子也算是有才,回头就让皇帝下旨指婚,免得耽误了齐布琛的好年华。”

        她没有说的是,槿儿临走前,向自己剖明心迹,说妹妹才华出众,应当嫁个琴瑟和鸣的才子,汉军旗的进士是再好不过了,其余家世、官位倒不是很在意。

        这样的要求看似不高,其实并不合常规,格格自幼锦衣玉食,自然不是白得的,也有自己的政治任务。

        可是最疼爱的孙女苦苦恳求,太后只能答应尽力而为,多年斡旋,才有了今天的结果。

        不过这些话是不能拿出来谈的,不然在这个“父母之命媒妁之言”9的年代,两个孙女的闺誉都会受损,也会引起其他皇女的不满和非议。

        清璇时常后悔两个女儿生的不是时候,若是四爷当了皇帝,还不是“皇帝的女儿不愁嫁”10,可以稍微任性些挑选对象了。

        不过,偏偏胤禛继位极晚,女孩子的好年华又等不起,如今小女儿的婚姻,希望能够是幸福的。

        再三谢过太后,清璇迫不及待地想回王府,她要先告诉明达这个好消息,然后让四爷再仔细查查韩亭之这小子到底可靠不可靠。

        都说探花郎长相不会普通,这样的人真的能够不受诱惑吗?

        还有这小子到底是什么性情,哪是小纸条上一行字能够概括的啊!

        坐在从皇宫回王府的轿子上,清璇头一回这么又欣喜又担心,心里头是百转千回。

        一颗心七上八下的,都快从胸腔里跳出去了,只有为人父母,才知道儿女婚姻大事是多么操劳。


  (https://www.114wxw.cc/book/35636/17767743.html)


1秒记住114中文:www.114wx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114wx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