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4中文网 > 重生之商女好嫁 > 第二十五回 孙举人

第二十五回 孙举人


  五个月后,正是春闱。

  那孙姓举人自视才高八斗,奈何各州英才汇聚,名落孙山也是再正常不过。除了骂考官昏聩,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也就剩下卷铺盖走人。

  按小叔子李四才说法,就那孙举子文章,要么改了心性,回去认真再发愤攻读几年书,兴许以后还有几分机会。要么干脆走吏部捐官,从末流低品的干起,虽难说什么出息,也是条出路。

  公公心里有气,但再怎么样也是女婿了。又找了数位有学养的老儒看过他文章,却皆道此子不可取。没奈何,也只好死了心,把钱都备上,预备给他捐官之用,只盼着他以后跟着姑娘好好过。

  一日把那姓孙的叫来,跟他细说其中道理,谁知此人竟不领情——一界商户也敢对举人老爷的前程指手画脚,说三道四?等封阁拜相,他们才知道自己的厉害!

  公公本来心里就有气,忍不住刺了他几句,这孙姓举人大骂道,“有了几两臭银子,区区商户还真敢给我孙某当泰山。要不是你女儿非要倒贴,我今日如何受你这鸟气。”

  公公气得手都发抖,从此再不许此人上门。那孙姓举人不久就带了小姑子返汉阳而去。

  待到公公四年后离世,小姑子也未曾返京,至今已有二十余年了。

  其间,虽不至于音信全无,也绝少来往。老爷气她不孝,往日里再不许提的。只知道她后来也生了个儿子。

  这乍一听说姑奶奶回京城,李太太真真唬了一跳,再没有二十年不来往,一朝上门的道理。

  思绪万千翻过,李太太沉下心来问周立家的道,“可是看准了?”

  “回太太,我家那口子也是觉着纳罕。先前并未听说姑奶奶来京之事,也以为自己看岔了。谁知姑奶奶竟是好记性,还认得他,召他说了几句话,为而再是错不了的。”

  李太太沉默半盏茶道,“来都来了,就没有不请进家门的道理。让你家的带着姑奶奶回府,让志成速速去报于老爷知道。”

  李太太对一旁的大奶奶周氏道,“姑奶奶突然回京,也不知她带了多少人口,要住多久。也只好让她先在后院还剩的那三间侧房挤一挤。你赶紧着人打扫收拾。布置是来不及的,干净就好。这几日人多事多,要你辛苦了。”

  周氏听的头大,好不容易才把二房的住处收拾差不多,怎么又来个姑奶奶?只是事到临头,再没有说“不”的道理,为而也不敢耽搁,便对李太太道,“那我这就下去。”

  钱氏自然不晓得那些个旧事,只是端看李太太脸色,再想两家二十年不来往,就知道这姑奶奶此来不是什么好事,所以这次也不与周氏争长短了,只站在李太太身边不吱声。

  正说话间,周立家的领着一个年老妇人并少年从廊外而来。

  只见那妇人约莫五旬年纪,低着头,看不清模样,穿着一件赭黄色的洒花夹棉褙子,瞧着倒是不旧,只是不像近几年时新的样子。

  身后的少年比她高出一头,眉清目秀,身量颇高,长得很是齐整,但面容沉肃,看着一派老成。一身青灰色书生长袍,衬得他越发端凝。

  甫一进门,那妇人一见到堂上的李太太,眼眶里就热辣辣得滚下泪来,“嫂子……”

  李太太又是一愣。

  小姑子是晚来子,今年照理还不到四十。

  她年纪大了,这几年眼也花了。刚才老远看着那妇人形状,她还以为是小姑子先打发过来的家下人。

  没想到竟是她自己,更没想到她已经老成这般模样!

  李太太扶着把手忍不住站起身来,问道,“琳琅,是你吗?”

  堂下的李氏哽咽道,“是我,嫂子,二十年没见了……”

  “真的是你,”李太太眼眶里也涌出泪来,“这是你的立哥儿?”李太太又指着一旁那少年。

  李氏忙让儿子上前。

  那少年规规矩矩得上前几步,躬身作礼道,“甥儿纪尧见过舅母。”

  “立哥儿竟也这么大了!”李太太不禁感慨。

  大约是小姑子离京后三年,曾来过一封信,说是生了个儿子,小名立哥儿。

  公公、老爷面上都不予理会。

  疏不间亲。他们父女、兄妹之间的事,她不好插手,又不好伪作没看见,就回了封短信,并将两个金稞子、三身小衣服一并打发人随信送去。

  公公、老爷都不做声,算是默认了她的安排。

  转眼十几年就这么过去了。

  岁月匆匆,生活把每一道悲喜都刻进了皱纹,都写在了脸上。

  当初鲜灵貌美,心气也高的小姑子,眼下已是畏畏缩缩投奔亲友的老妇。也只能从她的眉眼之间,才能隐约瞥见当年的模样。

  李太太赶紧扶起外甥,让小姑子母子俩都坐下。

  心知此行必有别情,她又以给小姑子母子安排吃食为由,打发钱氏去通知厨房,独留下周立家的在一旁陪着。

  李氏坐在堂下未语泪先流。

  李太太陪着落了好一阵泪,才温声软语劝慰,足过了三盏茶功夫,李氏才开始低低说起别后光景。

  她当年歆慕那孙举人才貌风流,违逆父兄之意嫁过去后,在京内着实过了一段和美的好日子。

  孙举人之后虽未考中进士,但自己那时迷着心眼,听他吹嘘着自己万般高才,也信以为真。想着这次不过时运不济,下次必是得蟾宫折桂的。

  为捐官之事大闹后,李氏心下虽不忍作别父兄,但嫁鸡随鸡。况想着过几年,自己反正还要再跟他来京应考。那时自己男人出息了,父兄气也该消了,再做和解不迟。

  孰能料到,回到汉阳竟发现这姓孙的竟然已有妻室!

  她初遇那姓孙时,他已年近而立,自称妻子已于前年离世,未曾留下骨血。

  自己年少无知,一味怜他才高命薄,也不及仔细着人打听,就以身相许。待回到汉阳,举目无亲,无人作主。待要回京,又觉得愧见父兄。

  姓孙的这时候拿出耍赖功夫,跟她说,聘则为妻,奔则为妾。他们在京成亲本就未禀高堂,该当就是个妾。况要他停妻再娶,休了原配再娶她,如何是读书人所为?

  李氏气得待要寻死,他又哄道,自己一见了她就如见了神女,如此这般欺瞒全是因为喜欢她。待日后中了进士,封妻荫子,定然也要给她平妻封号,凤冠霞帔一样少不了她。

  李氏待要回京,他又威胁道,你这样坏了身子跟了我的,回京就算你父亲容你,也丢尽脸面。到时不过给你远远的配个小厮打发走,你还有什么出路?

  一手硬,一手软,使得两手好手段。

  于是李府当年嫡出的娇娇儿,就这样名不正言不顺的给人作了妾。她又如何还有脸告诉父兄?如何有脸再回京城?


  (https://www.114wxw.cc/book/49628/150476544.html)


1秒记住114中文:www.114wx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114wxw.cc